A
A- A A+
Hot Topics 娛樂追蹤

Mah-jong 有助鍛練大腦 日本掀小學生課後打衛生麻將風潮

2024-06-15 (星期六)

Mah-jong 有助鍛練大腦 日本掀小學生課後打衛生麻將風潮

「今晚三缺一,要不要湊咖?」聽到這句說話,喜愛摸兩圈的朋友可能手又癢起來了。不過,通常這樣的對話只會發生在成年人之間,且可能聯想到在菸霧迷漫的麻將館裡一大堆成年人聚集打牌的情景。

但在日本,麻將(港譯:麻雀)近年已從過往的賭博形象,昇華成一項活絡腦筋的競技比賽,而觀賞麻將的「看雀」,還入圍年度流行語。此外,麻將熱甚至燒進小學生群體之間,被認為對學習能力有加分效果,有家長更因此於課後帶孩子一起大戰四方城。

The classical game of mahjong might not be a major hit among children, but with mahjong schools for kids operating throughout different prefectures in Japan, and video games and smartphones failing to stimulate kids intellectually, this trend could soon change.

人品好自然牌品好  從小教起

逢星期天的早上,一群國小生在門口排起了超長的隊伍,他們不是在等圖書館開門,而是在等待專門為兒童而設的「麻將教室」。由於座位採取先到先入座的方式,因此有些孩子必須要排隊 30 分鐘才能入座,而房間內一字排開 12 張全自動麻將桌,甫開門就迅速坐滿。

「和了!」、「啊,被吃了」(港:「碰!」、「食糊」)的麻將術語此起彼落,只是這些聲音都來自孩童們稚嫩的童音。近年,日本開設了越來越多為兒童而設的麻將教室,強調只要「懂漢字且坐得住」,任何年紀的孩童都可以參加,從學齡前再到國小、國中生,放學後邀約去打麻將,已經成為日本學童的課後娛樂。當地一間連鎖式麻將教室,在全日本經營 140 間分校,位於東京大井町的分校,學生人數比疫情前大增了 1.5 倍。

日本麻將的轉變,也體現在動漫上。提到麻將漫畫,許多少年和青少年漫畫都曾描繪亡命賭徒的麻將世界,但擁有 70 年悠久歷史的少女漫畫雜誌「Nakayoshi」(なかよし)也因應日本的麻將熱潮,於 2023 年開始連載《碰之道》,描述一群女高中生們以打麻將為樂的故事。但即使是跟麻將無關的動漫,也會推出麻將週邊商品,例如日本現在最具人氣的《Spy X Family》,居然也推出了麻將玩具。
日本麻將的轉變,也體現在動漫上。提到麻將漫畫,許多少年和青少年漫畫都曾描繪亡命賭徒的麻將世界,但擁有 70 年悠久歷史的少女漫畫雜誌「Nakayoshi」(なかよし)也因應日本的麻將熱潮,於 2023 年開始連載《碰之道》,描述一群女高中生們以打麻將為樂的故事。但即使是跟麻將無關的動漫,也會推出麻將週邊商品,例如日本現在最具人氣的《Spy X Family》,居然也推出了麻將玩具。

劉德華在經典賀歲電影《嚦咕嚦咕新年財》中曾說過:「牌品不好,即是人品不好。」兒童麻將教室業者鈴木響表示,關於麻將如何影響兒童的智商,已有一些研究報告指出,麻將作為大腦運動是健全又乾淨的,且能教授兒童正確的觀念,就是技巧純熟才能成為麻將達人。在教室內,小朋友打麻將不涉及賭博,大家會以分數比高下,而麻將訓練除了著重技巧,亦會教授正確禮儀,也就是香港人所謂的「牌品」。

麻將由四種花色、136 張牌組成,比起撲克牌,麻將的玩法更為變化多端。想要把麻將打得精,得記牢各家牌路,根據對手出牌來思考戰略,不但考驗記憶、腦力,有時還必須心理攻防。根據麻將教室統計,愛打牌的學生,語文成績都不差,也讓家長好奇麻將與語文的關係。腦部科學教授篠原菊紀就認為:「打麻將的時候,大腦高度活動的部位,跟解讀文章與思考文章暗喻時,使用的部位幾乎是一樣的。」

除了有「麻將職業聯賽 M 聯盟」,2023 年,兒童雜誌「快樂快樂月刊」(月刊コロコロコミック)也舉辦了「第一屆 M 聯盟暑假小學生麻將大賽」,超過一百名小學生報名參加,而各地的兒童麻將教室也蓬勃發展,可見麻將已經走進了日本小朋友的日常生活,成為他們的課後娛樂。
除了有「麻將職業聯賽 M 聯盟」,2023 年,兒童雜誌「快樂快樂月刊」(月刊コロコロコミック)也舉辦了「第一屆 M 聯盟暑假小學生麻將大賽」,超過一百名小學生報名參加,而各地的兒童麻將教室也蓬勃發展,可見麻將已經走進了日本小朋友的日常生活,成為他們的課後娛樂。

為甚麼日本打麻將的年齡層逐漸下降?

2018 年開辦、標榜「零賭博」的「麻將職業聯賽 M 聯盟」(M リーグ)可能是麻將年輕化的最大功臣,身穿隊服的選手們在牌桌上進行麻將對弈的畫面,正逐漸改變麻將的刻板印象。

M 聯盟比賽的直播觀看人數,短短 5 年內增加了 3.7 倍,比賽會場也能看見許多粉絲們手持應援棒,為喜歡的隊伍加油打氣。許多往返麻將教室,夢想成為 M 聯盟的職業麻將選手(プロ雀士)的孩子也不在少數。因新冠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可以與好友一同連線的麻將手遊用戶數量也持續暴升。

由於日本麻將有一套獨特的規則體系,考驗牌局的戰術和策略,因此許多人將其視為活絡大腦的運動。原本對麻將抱有反感的父母,也發現麻將是一種鍛練思考、活絡腦筋的益智遊戲,令麻將熱潮席捲全日本。

對國小或國中的學童來說,打麻將遇到的挑戰,可能遠遠超過平凡生活中所遇到的,而透過牌桌上的較量,不但能鍛鍊心智,也能和朋友互動,並訓練出有耐性和好脾氣的性格。

在不沉迷與不涉及賭博的前提下,麻將確實是老少咸宜的益智桌遊好選擇,至少是絕不會令孩童鬧彆扭的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