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Hot Topics 娛樂追蹤

Asparagus 抗癌之王 蘆筍

2024-06-03 (星期一)

Asparagus 抗癌之王 蘆筍

素有「抗癌之王」美譽的蘆筍,無論顏色是白、綠抑或紫,都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它們的口感也各有特色,今天為大家介紹。

Asparagus' edible young shoots can be cultivated to be green, white, or purple. It is also a good source of antioxidants like Vitamin A and Vitamin C.

「本草綱目」記載,蘆筍可以解熱氣、利小便,多吃有助改善水腫和排尿困難。(Photo by Pexels)
「本草綱目」記載,蘆筍可以解熱氣、利小便,多吃有助改善水腫和排尿困難。(Photo by Pexels)

台灣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蘆筍含維他命 A、B2、C、礦物質鐵、鉀、葉酸及獨特的天門冬胺酸和纖維質等,是良好的營養來源,而白、綠、紫三種蘆筍,則各有特色與營養價值。

綠蘆筍

蘆筍冒出地面後進行光合作用,開始轉成綠色,就成為我們常見的綠蘆筍。它口感清脆,維他命 A 含量較高,用來拌炒肉類或菇類都適宜,除了接近土面的部分纖維較多外,大多不用削皮即可食用。

白蘆筍

蘆筍在未冒出土前,還在地面下時就是白色的。它維他命 C 含量較高,體型較大,表皮較粗,食用時最好削除表皮。白蘆筍清甜多汁,以水煮或烘烤方式料理都很不錯,它在歐洲更有「春天蔬菜之后」的美譽。

紫蘆筍

紫蘆筍纖維較少,鮮嫩味甜,醣類及花青素含量高,清炒後鮮嫩味甘甜,營養豐富。它們是新興的嬌貴品種,在合適的栽培環境下,嫩莖呈現深紫色,色澤亮麗。紫蘆筍的嫩莖較綠蘆筍粗大且柔嫩,不用削皮的部分最多。

蘆筍依顏色可分為白、綠、紫,品種並無不同,主因是受陽光照射所影響。(Photo by Pexels)
蘆筍依顏色可分為白、綠、紫,品種並無不同,主因是受陽光照射所影響。(Photo by Pexels)

蘆筍是高營養價值的食材,之所以貴為「抗癌之王」,是因為它有 5 大功效,包括:

1/ 消除疲勞

蘆筍富含天門冬胺酸,能消除神經與肌肉的疲勞。天門冬胺酸若搭配黏稠的食物或維生素 B2 一起食用,消除疲勞的效果還能加倍,因此推薦蘆筍搭配秋葵或納豆一起食用。

2/ 預防高血壓及改善心血管

蘆筍中的維生素 K、鎂、鉀等礦物質,則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和骨骼健康,能預防骨質疏鬆症和心血管疾病。

3/ 抗氧化作用

蘆筍富含類胡蘿蔔素(包括 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還有鐵、哂、穀胱甘肽等,抗氧化功效強大,能強化體力,預防老化。

4/ 維持神經系統發展

蘆筍富含葉酸,尤其適合備孕與懷孕女性補充,因為它有助於胎兒的發育,也能預防神經系統疾病。

5/ 幫助腸道健康

蘆筍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平均每 100 克就含有約 2.1 克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蘆筍要用一點油來炒,有利脂溶性的維生素 A 被吸收。(Photo by Pixabay)
蘆筍要用一點油來炒,有利脂溶性的維生素 A 被吸收。(Photo by Pixabay)

保存方面,蘆筍放雪櫃時站著比躺下老得慢,可將蘆筍紮成一束,以吸滿水的紙巾,將基根部包裏,再加鍚箔紙,放入鮮奶盒等長形容器底部裡,讓蘆筍直立保存。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 10 天左右。

下回蘆筍買回家後,就不用擔心因為保存不當而造成浪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