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Amazon 搶攻電子錢包市場「有一手」 掌紋支付 App 在家就能註冊
2024-04-29 (星期一)
不帶錢包、僅靠手機就能輕鬆出行,已慢慢成為我們的日常。但你有否想過,隨著科技發展,只要有「手」就能消費的日子可能也不遠了?
美國電商龍頭 Amazon 多年來致力鑽研的掌紋支付服務「Amazon One」,近期有了重大進展。以往註冊「Amazon One」必須在實體店才能進行,但 Amazon 於 3 月底推出「Amazon One」手機應用程式,讓消費者在家就能註冊這項服務,比過往方便許多,預期使用數將大幅提升。
The new "Amazon One" app lets customers sign up for the service by simply taking a photo of their palm, making the in-store experience seamless even for first-time users.
Amazon 針對 Android 及 iOS 推出名為「Amazon One」的新款 APP,讓使用者能透過個人手機註冊其掌紋識別服務,無須在 Amazon Go 這個亞馬遜實體店排隊註冊,之後可直接在亞馬遜的實體店以掌紋識別方式完成支付,完全無須使用手機、信用卡或現金付款。(Photo by Amazon One) |
推行掌紋支付 融入使用者生活圈
在目前的行動支付市場上,無論消費者使用的是何種手機,付款過程中大都要經過 Google 或 Apple,為了擺脫兩大科技巨頭的掌控,本身沒有行動設備的 Amazon 想到的方法,就是「掌紋支付」。Amazon 希望打造出全方位圍繞使用者生活的身份認證系統,從銀行業務、品牌忠誠計劃到核對入場門票、年齡驗證、記載個人健康記錄,甚至作為各大企業的員工證等遠大目標,皆納入其中。
根據 Amazon 的計劃,只要在有安裝掌紋掃描感應器的地方,使用者皆可透過它通關限定場所,包含辨識會員等級、進入酒吧直接驗證年齡不用再看身分證等。更進一步的,還包括進入辦公室、自家公寓的停車場或健身房,也不用任何實體工具輔助進出。
「Amazon One」這套無接觸識別系統,讓顧客消費時不用再拿出錢包或手機,而是用掌紋支付。消費者向「Amazon One」掃描器展示他們的手掌後,機器會藉由紅外線辨識手掌的獨特特徵,如線條、凹槽、小靜脈等,類似「手掌簽名」,並與使用者的信用卡或 Amazon 帳號相連。
亞馬遜的掌紋識別技術是透過分析使用者手掌下靜脈特徵,透過人工智慧方式將靜脈特徵轉為特殊數位向量數據,藉此作為使用者獨一無二的身分識別依據,並且可配合綁定支付方式,讓使用者能快速透過掌紋識別來完成支付。(Photo by Amazon) |
簡化註冊流程 多方應用
藉由 AI 輔助學習,使用者僅需透過手機即可註冊「Amazon One」,將手掌和靜脈拍照上傳,資料會以加密形式發送到 AWS 的雲端系統。Amazon 表示,這個雲端只會開放給具有專業技能的 AWS 員工,因此毋需擔心隱私問題。
「Amazon One」的另一項重要功能,就是身分驗證。該技術目前已被球場食品管理公司 Aramark 採用,副總裁 AliciaWoznicki 說:「被棒球隊伍 Colorado Rockies 作為主場的 Coors Field 棒球場,這裡的兩個售賣點正進行試驗, 已註冊「Amazon One」的人只需揮手,就可以同時支付和驗證年齡。」
另外,程式也開始用於近年越來越流行的實名制售票,一旦註冊且填入支付信息或驗證年齡,數據就能在整個系統中使用。藉由 AI,手掌圖像也可以自動將使用者貼標,例如戴著婚戒的手,就能知道是已婚人士。隨著系統逐步成熟,Amazon 計劃向商家和系統使用者收取費用,成為 Amazon 的另一收入來源。
隱私、盜刷問題讓消費者擔心
不過,Amazon 手掌支付也引發不少質疑,為何要把指紋甚至手掌特徵數據提供給業者?數位隱私倡導組織 SurveillanceTechnology Oversight Project 創始人 Albert Cahn 就表示:「對 Amazon 在生物特徵的服務便利性,與用戶數據的隱私度,兩者能否達到平衡,抱懷疑態度。」他認為向私人企業提供「手掌」資料,就跟消費者購物時,還要從錢包中取出身份證一樣荒謬。
「Amazon One」的另一項隱憂在於盜刷風險。不過 Amazon 強調,手掌的獨特特徵包括摺痕和底層靜脈等,使手掌簽名無法複製、冒充。實驗證實機器能準確辨識真實手掌和複製品之間的差異,測試中的 1,000 個矽膠和 3D 打印手掌,全都被「Amazon One」篩選掉。Amazon 表示,與掃描眼部辨識相比,手掌識別的準確性高出 100 倍,此功能在使用數百萬次的情況下,從未出現過一次誤報,儘管偶爾會無法識別已註冊的人。
Amazon 現任副總裁 Dilip Kumar 則表示,推行掌紋支付就是想告訴消費者:「跟拿起手機相比,為甚麼不完全擺脫設備,只需揮一揮手就完成所有事情呢?」
手掌支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手掌支付並非「Amazon One」獨家,中國網路巨頭騰訊旗下的微信同樣正推行「刷掌支付」。微信的人臉辨識系統已行之有年,然而疫情期間,消費者大多戴著口罩,「刷臉」卡關,「刷掌」也就成為解決方案。微信同樣正在開發新型攝影機和「雙因素驗證」,讓機器同時辨識掌紋和掌靜脈,實現準確讀取的目標。 • 透過手掌支付, Amazon 期待能大舉搶攻電子支付市場。經過 Apple 近十年的努力,大約已有 75% 的 iPhone 用戶啟用了 Apple Pay,然而數據調查公司 Pymnts 2023 年 2 月的報告顯示,使用 Apple Pay 購物的比例只佔所有實體店內購物的 2%,即使加上PayPal、Google 和其他數位錢包,比例也只增加到 8%,可見數位錢包市場還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 • 以往「Amazon One」的掌紋掃描器僅出現在 Amazon 自己的實體店,從去年開始也能在 Whole Foods、Panera Bread,以及包括體育館、機場和健身中心在內的第三方地點亮相,如今隨著「Amazon One」APP 開放使用,註冊更加方便,Amazon 期望能有助提升用戶數量。 • 在研發手掌支付的過程中,為提高準確度,必須要有大量且精準的手掌數據,對此,Amazon 想到的解決方法是「生成式 AI」,靠其生成數百萬張合成手掌圖像來協助研究和驗測,Amazon 在新聞稿中詼諧解釋道:「我們使用生成式 AI,創造出一座手掌工廠。」 |
-
2024-11-20「日版 OpenRice」大革新! Tabelog 擴展中文和英文預訂服務 讓你輕鬆享受日本美食
2024-11-18Winter Warm Wave 寒衣送暖流收集地點公佈 | 今年新增「到你家收寒衣」服務
2024-11-17Australia & Fiji 天涯海角 海枯石爛 文楓 Celina「澳洲斐濟 紅黄藍海陸空之旅」
2024-11-16Little Sunshine 結果快報 劉妍潔 Victoria 燦爛奪冠
2024-11-13[快閃名人 Blog] Mimi 朱咪咪的快樂哲學
2024-11-11Remembrance Day 皇家加拿大鑄幣廠推出 2024 國殤日紀念幣 美不勝收
2024-11-09[快閃名人堂] Serrini 透過音樂 以生命影響生命
2024-11-07[快閃名人堂] Cheung Chi Kok 張之珏 高情商化解人際爭端的方式
2024-11-05Music 全球首播 - 告五人《從未見過的海》
2024-11-04Music 全球首播 - 蕭秉治《我對你的愛沒有盡頭》
2024-11-02Ginny 推出全新單曲《空殼人設》在台生活一年分享近況
2024-10-31[快閃名人堂] Nancy 薛家燕 回憶童年如何避免被老師抓到打瞌睡
2024-10-30Music 聯合首播 - 戴佩妮《雙生火焰》
-
2024-10-27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Specials 美國總統大選特輯
2024-10-25[快閃名人堂] Jonathan 王梓軒來溫 發掘明日之星!
2024-10-23BC Election 早 8 晚 12 風吹雨打|加拿大中文電台總動員報導卑詩省選
2024-10-21Little Sunshine 網上至 LIKE 大獎 全球展開!
2024-10-19Movie 加拿大中文電台 送成龍《熊貓計劃》電影入場券
2024-10-17Accessibility 怎樣用語音指令收聽電台?加拿大中文電台還有甚麼無障礙措施?
2024-10-15ShakeOut BC 參與本週四的地震演習 為自己和家人作好準備
2024-10-13Music 聯合首播 - 江美琪《圓的圓的》
2024-10-12Little Sunshine 面試順利結束 8 強將於 10 月 21 日正式亮相!
2024-10-11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陽節的千年傳承
2024-10-10Steak 牛排幾分熟最好吃?為甚麼華人點牛排時叫一三五七成熟?
2024-10-09Music 全球首播 - 告五人《就說你想說的》
2024-10-08Voice Acting Legends 溫哥華人的故事 訪問香港資深配音員 龍寶鈿 張炳強
2024-10-07Charity Bake Sale 新之美餅店慈善義賣 籌 $12,245.80|助列治文醫院提升設施
2024-10-05BC Election Forum | Drug Problem, Health Care & Inflation the Major Conce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