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我的如意郎君
譚太(「由你作廚」於「週六品味圈」節目內播出 ,Sat 9 – 11am AM1470)和譚先生結婚多年,是城中有名的模範夫妻,但其實兩人性格南轅北轍:譚太愛熱鬧,構想多多,一想到就要立刻進行;譚先生卻是文靜內斂,做事深思熟慮。兩人碰上,可說是急驚風遇著慢郎中。
直至現在,譚太依然活躍於社交圈和大小媒體,而譚先生永遠守在一旁默默支持。但譚太即使如穿花蝴蝶般忙著和其他人談笑風生,眉梢眼角總是俏俏的關注著譚先生,留意他是否坐得舒服,要不要添件衣裳或加點熱茶,恩愛之情,溢於言表。
到底這段琴瑟和諧的美好姻緣如何開始?
Mrs. Bernice Taam ("Cooking Up to You" aired in the "Lifestyle Reunion" program, Sat 9am, AM1470) has many careers in her life ranging from cooking instructor to real estate agent, from fashion model to entrepreneur. Yet her favorite role is a wife and mother.
![]() |
原名鄭瑛玲的譚太,天生美人胚子,十五歲已經有小男生上門追求,但鄭家二小姐一律看不上眼:「我自由自在多好,幹嗎找個男朋友讓人管?」
天之驕女非常口硬,直至遇到譚先生。
譚先生認識譚太時,已經在政府機構任職會計,忠厚上進,文質彬彬,讓譚太覺得很有安全感。
你別看譚先生沉默寡言,他倒是有一套天下無敵、成功率 100% 的求偶絕招:情信是也!
以下節錄自相識第一年,譚先生送給譚太的聖誕咭:
「獻給瑛玲:嬌艷的聖誕花,象徵妳的美麗聰明;翡翠般的綠葉,代表妳永遠的青春活潑。」
憑良心講,譚先生的聖誕咭是否比「聖誕快樂,新年進步」等「行貨」有誠意?起碼花了時間心思。
當然,情信心意咭等只是小情小趣,譚先生最最難得的地方,是他懂得欣賞譚太的好,從來沒有試圖改變她或約束她。給她自由,她反而乖乖的跟著,而且一跟就跟了大半輩子。
對於夫妻相處之道,譚太有她的一套:「做夫妻貴乎坦誠,凡事要有商有量。但生氣時就要『一人少句』,否則問題不能解決,只會破壞感情。」果然是金石良言,切記切記。
![]() ![]() 譚太喜歡運動,尤其羽毛球、網球和游泳 | ![]() ![]() 譚先生(左)退休前是物業公司財務董事,和地產商賈熟稔 |
各行各業的甜酸苦辣
早婚的譚太其實完全不用工作,可以安安穩穩的當其富泰少奶。
但譚太不但努力工作,事業心甚至比很多鬚眉男子還強,曾涉足的行業種類之多,絕對會嚇你一跳。留意,以下各個崗位,都在譚太經營家政學校的同期進行。
托兒所所長
在未有菲傭的年代,托兒所是所有母親的希冀。譚太曾經和友人合資開辦托兒所,聘有八位老師和褓姆照顧三十多位七日至六歲大的小朋友(當年嬰兒只有七日大,也可送到托兒所!),日托之餘更有夜托。不只一次,因為夜托的小孩子發高燒,譚太和褓姆要半夜抱著孩子撲到醫院,不但辛苦,壓力還相當大。
模特兒
譚太雖然長得嬌小玲瓏,但雍容華貴兼有女人味,所以曾任製衣廠的成衣模特兒,負責將當年流行的針織套裙配搭好穿在身上,再由攝影師拍照寄給各地買家,以今日的術語來說,就是 catalogue model。
![]() ![]() 譚太和她托兒所的老師和小朋友 | ![]() ![]() 參加中國交易會為事業打拼,精明幹練 |
拓展大陸市場的開荒牛
譚太曾經開設貿易公司,專門買賣中國的竹製產品。當年她開潮流之先,向中國訂製竹筒作為烹調器皿,然後推銷給香港各大酒店和食肆用來煮「竹筒雞燉翅」、「竹筒蒸飯」等特色菜餚。頻繁到內地洽商,譚太不但踏足過中國的大城小市,亦在交易會拼過業務。
地產公司東主
可能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譚太曾是地產精英。她曾在建築公司任職經理,主理新界換地証的項目,之後又自己開設地產公司,替顧客買賣樓房土地。八十年代是香港地產的高峰期,譚太的地產生意好得不得了,但亦忙得不得了:「錢是搵到的,但壓力太大,晚上一直心跳不能睡,我就知道這種生活不適合我,於是我們就決定移民加拿大。」
做過各行各業,譚太最滿意的崗位反而是妻子和媽媽。
譚太雖然婚後一直工作,但教導三子一女卻事事親力親為:「我教導孩子寧可稍嚴。子女小時候也會埋怨我迫他們讀書,迫他們唸大學,但他們四個不但完成大學課程,之後甚至自發性的攻讀碩士和博士。」
現在譚太兒孫滿堂,還有繼續強迫孫仔孫女讀書嗎?「唏!我才不會那麼蠢!由得他們的父母做黑臉吧,我只做我的慈祥 grandma 就好,哈哈!」
![]() ![]() 譚太獲加拿大總理 Kim Campbell 頒發傑出義工獎 | ![]() ![]() 彭定康夫人來到溫哥華,也一試譚太廚藝 |
不老傳奇
有些人的時間特別好用,人生特別精彩,譚太就是最佳例証。
當你我每天營營役役,半生過去依然一事無成,同樣數十年,譚太卻已超標完成結婚生子、養兒育女、教烹飪、辦學校、搞生意、做代言,還有時間著書立說,出版食譜。
至今為止,譚太創作的食譜超過三千多款,款款都妥為紀錄,井井有條。而親自攢寫的烹飪書《譚太食譜系列》,已經出版至第七冊,書中圖片精美,講解詳盡,頁頁都是譚氏伉儷的心血結晶。
至於電台電視,譚太更早於 1993 年本台開台時,已經開始在大氣電波中講解烹調之道,深受聽眾歡迎。
另外,譚太自 1988 年移民溫哥華後,先在 Vancouver Community College 報讀不同項目的興趣班,慢慢融入本地生活;之後又在 Vancouver School Board 修讀導師証書課程。得到政府認可資格後,便開始在不同社區的 School Board 擔任烹飪和手工藝班導師。近年因為不想太舟車勞頓,所以只在列治文的 School Board 任教。
但可以不教,卻不能不學,譚太一直在學習不同的技能,鑽研不同的興趣,單單中醫課程,譚太就學了五年,由針炙拔罐以至食療保健都有獨到心得。
從來沒有一刻停下來的譚太,有想過退休嗎?
「我的子女正軟硬兼施要我退休,我都一直拖著。我怕悶呀,無所事事怎樣過一天?」
永遠精力充沛的譚太正努力學習放緩生活節奏,享受人生。除了電台節目,譚太只專注於社區的慈善活動和教會的傳道工作,剩下來的時間,譚太就和譚先生過著甜蜜的二人世界,或和子子孫孫享受熱鬧的家庭樂,過著舒適而充實的日子。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譚太煮出美味人生 (1)
-
2023-05-29Mini Van X OpenRoad Lexus Richmond 實地測試兩款全新 Lexus!
2023-05-29Flight 坐飛機去廁所都有學問 前空姐教你五大飛機去廁所貼士
2023-05-28National AccessAbility Week「大眾論壇」訪問 RCD 殘障人仕支援中心
2023-05-27Google 突然更新使用政策 帳戶逾 2 年未使用 將從 1/12 開始被刪除
2023-05-26Doors Open Richmond 列治文市開放日全面實體 多個景點免費入場!
2023-05-25News special 加拿大中文電台新聞部特別製作「莫此為甚 - 排華法百年反思」
2023-05-24Cryogenic freezing 老婆接受 30 年人體冷凍 老公 4 年後另結新歡
2023-05-23High Blood Pressure 高血壓元兇 不是吃得太鹹 而是喝水太少
2023-05-22Piano 集 20 種樂器於一身的「混血」鋼琴
2023-05-21Victoria Day 七個關於維多利亞日的冷知識
2023-05-20Car Wash 以後在溫哥華自家車道洗車 隨時可能被罰 $350?
2023-05-19Children's Festival 溫哥華國際兒童節 5 月 30 日火熱登場!
2023-05-18Movie trailers 戲院出錯 誤把兩大猛片預告畫面重疊 網民:最好看的預告片!
2023-05-17主題餐廳 Brick Burger 樂高磚塊漢堡 9 月旋風式襲溫!
2023-05-16Music 聯合首播 - 張哲瀚《moonlight 月夜的名》
-
2023-05-15Music 全球首播 - 梁靜茹《麋鹿》
2023-05-15KM5 全民造星 V 5 月 15 日新時代電視播出 來為北美出線者打氣!
2023-05-14Banana 破壞也是藝術?韓國學生吃掉藝術作品「牆上的香蕉」
2023-05-13iPhone 專家破解 6 個 iPhone 充電謎團
2023-05-12Endocrine disorder 內分泌失調長痘痘 應多吃這 6 種食物
2023-05-11Bottega Veneta 新推出 「牛皮紙袋包」成為全球最貴的「紙袋」
2023-05-10Brown rice milk 手腳常冰冷?推薦熱糙米漿
2023-05-09Cholesterol 3 種有效降低膽固醇的天然食物
2023-05-08FR Social Media X Jurassic Quest 有奬遊戲 這 3 位聽中大獎!
2023-05-08瑞典推「IKEA 版」微型電動車 Luvly 可拔電池回家充電
2023-05-07Chinese yam 山藥降血壓血糖但含鉀量高 腎病患者不宜
2023-05-06WhatsApp 正式支援跨手機共用帳戶 最多可以同時連結 5 部裝置
2023-05-05Frustration 熟悉又討厭 網友盤點「日常痛苦瞬間」總有一種你我都被虐過
2023-05-04Vegetables 這些大家認為是蔬菜 原來是全榖雜糧類 熱量可逼近一碗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