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三月、四月好書推介」

2020-04-30 (星期四)

請按此重溫訪問內容 Please click here to listen to archive interview

時間承載歷史,更沉澱出文化的精華, 3 月和 4 月在「週六品味圈」(Sat 9 am, AM1470)中介紹的書籍,會帶大家認識近代中國的民族印記 – 文化大革命,在中國民生、政治及經濟上留下了甚麼影響;以及國學大師梁羽生,在武俠小說封筆後,親自編選的散文集。「週六品味圈」的節目主持 Celina,在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的「生活雜誌」環節中,都會邀請列治文公共圖書館Wendy Jang 為聽眾介紹優質讀物,在 3 月和 4 月份,Wendy 為大家帶來了兩本好書《失落的一代 :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 – 1968-1980》《筆花六照》

Time bears history and can embody the essence of culture. The books introduced by Wendy Jang of Richmond Public Library in March and April will show you how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hanged the fate of young people during that period. Also there is a prose collection compiled by Liang Yusheng, a master of Chinese studies. Click the link above to listen to the March and April interviews of "Lifestyle Reunion" (Sat 9 am, AM1470) hosted by Celina.

《失落的一代 : 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 – 1968-1980》潘鳴嘯(Michel Bonnin)著 , 歐陽因譯(2009 年繁體版 )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三月、四月好書推介」

許多人對文化大革命紅衛兵的所作所為都很清楚,但對「上山下鄉」運動卻未必有同樣的認識。作者花了 30 多年時間研究由毛澤東發起的這場上山下鄉政治運動, 他認為,「上山下鄉」運動是一項值得研究的獨特歷史事件,涉及了很多不同的學科,包括:歷史、政治、城鎮及農村的經濟、心理學、人口學和詞彙學等等。書中揭示運動發起人公開和隱蔽的動機、中國政府為了達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法、這場運動對整個社會的後果和為甚麼在 1980 年突然終止。 

作者潘鳴嘯是法國的漢學家,現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當代史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及中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歷史,書的主要資料來是親自訪問知青,更首先解釋政府用「上山下鄉」可能是想突出運動的光榮高尚性質。如果叫「下鄉運動」用「下」字開頭,就不那麼好聽。運動涉及的年輕人叫「知識青年」,簡稱「知青」,中國官方規定的英文翻譯是「educated youth」。「知青」不是指有知識的青年,小學畢業就足以被當作「知青」。在 50 年代它代表從農村去城市讀書而政府鼓勵他們回鄉的青年。到 60 年代,這稱呼就擴大到城市青年。他們讀過書,但政府鼓勵他們到農村去勞動,安家落戶。

「上山下鄉」運動對那一代的城鎮青年有深遠的負面影響,不但打亂他們的生活秩序,使其失去受教育的機會,影響家庭生活,甚至對整個城市社會和農村都有不良的影響,導致中國社會腐敗問題滋生,據說有大量女知青被誘奸。因此作者稱這代人為「失落的一代」或「耽誤了的一代」。知青到了農村,發現農民並不像政府宣傳那麼高尚,便興起回城的念頭。他們用各種手段,比如女知青對幹部獻身、醫師假造知青病退的證明等等,企圖獲得回城的批准。在 1966 - 1977 年間,任何單位都不可以招聘城鎮青年,令城鎮的勞動力短缺,必須僱用農村勞動力。雖然農民無權把家人帶入城鎮,但當他們成為固定工後便不能把他們趕走,而到他們退休時,他們可讓一個農村子女進城來頂替他們。

作者認為,是文革助長了年輕人的暴力行為習慣,因為很多父母被監禁、流放或置之死地,留下一班沒人照管的孩子,令他們放任自由。   另外知青根本不想在農村落戶一輩子,他們無法融入農民的圈子裡,而農民對他們也存有戒心。大部份的知青為了爭取少有的回城機會,裝成有先進革命思想的積極份子,其實口是心非。而那些有決定權的幹部也任意使用他們的權力。這場運動令到教育水平整體下降,學生無心向學,教師失去威信,導致「讀書無用論」的廣泛流傳。作者認為,「上山下鄉」的目的之一,是毛澤東想培養一代忠於他和他的思想的革命事業接班人,不讓資本主義國家有機會利用中國的年輕人推翻共產黨,而這班知青大概是 1947 - 1960 年出生,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給他們與眾不同的生活經歷,是具有政治特性的一批人。   

《筆花六照》 - 梁羽生著 (1999 年繁體版)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三月、四月好書推介」

中國近代知名小說家梁羽生,晚年特別挑選自己的生平傑作滙合成書,題材包括武俠因緣、師友憶往、詩話書話、讀史小識、旅遊記趣等,其中武俠因緣的部分,作者解釋武俠必須「有武有俠」:「武」是一種手段,「俠」才是真正目的。而俠的概念是會跟著時代改變的,古人對「俠」的要求是「言必信、行必果、諾必成」;現代的武俠小說作家主張「為國為民才是俠的大者」或「做對大多數人有利的事情就是俠的行為」,也有人認為只要是人類某些高貴品質的表現就是「俠」。從這些「俠」的身上,可以找到中華文化的烙印,有儒家的、道家或佛家的。武俠小說必須有兵器,中國兵器多不勝數,單是劍,就有單劍、雙劍(即鴛鴦劍)、長劍、短劍等。不同時期所鑄的劍也有不同特點。周代的劍就有 10 多種、清代的暗器就有 34 種,不過大俠一般都不用暗器。

另外來自師友憶往的部分有《華羅庚傳奇》,作者視中外聞名的數學家華羅庚為「一代霸才」,書中寫他成名前的奮鬥史。作者和他第一次見面,他便說「我們不是怪物」,因為科學家往往被寫成不近人情的怪物。華羅庚自居平凡人,學歷只有初中畢業,曾在職業學校讀過一年半。初中一年級時,數學曾經不合格,但中二起便開始用工,一用功,便鋒芒立顯,13 歲時便看出了胡適的邏輯錯誤。他在上海讀職業學校時,參加珠算比賽,對手大多數是銀行職員和錢莊夥計,他們打算盤熟極如流,但華羅庚發現了一個簡單的珠算算法,結果他獲得第一名。可惜,他父親負擔不起他在職業學校的學費,被迫退學回家幫手料理雜貨店。

在家裡,父親看不懂那些數學的符號,不許兒子看那些「天書」。不過雜貨店生意不好,有一次算賬錯了,差了千多元,很是緊張,拜狐仙都沒有幫助,結果華羅庚幫他把賬算清,之後父親便覺得數學有用,才放鬆了阻力。18 歲那年,當時金壇中學校校長王維克請他去當庶務兼會計,月薪 18 大元。第二年,學校開了補習班,他又成為補習班教員。但王維克和當地士紳的關係不好,他們聯名向縣教育局告他十大罪狀,包括「任用私人不合格的教員華羅庚」,結果華羅庚的補習教師當不成。他開始寫論文去投稿,經過多次被拒後,終於有一篇論文被上海的「科學雜誌」刊登出來,就是「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這篇論文驚動清華大學的數學主任熊慶來,立刻請他到清華當數學系的助理員。次年,他升級成為助教,再過一年半升為講師,然後當了兩年研究員,到 26 歲被清華保送到英國劍橋。不過他不願讀博士學位,只想做 visitor(訪問學者),因為這樣可以同時攻讀 7、8 門學科。在劍橋兩年,他寫了 20 篇論文,其中一篇關於「塔內問題」的研究被命名為「華氏定理」,讓華羅庚被視為劍橋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