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五個只能走一個

生於動盪年代的 KK 溫建功「時事直擊」 M – F 8am, AM1470)原藉廣東省江門,在五十年代末期,中國大躍進失敗引致全國大飢荒前來到香港,當時他年僅八歲。

Kin-Kong Wan (KK) of "News Talk" is a dentist by profession. Due to political turmoil and poverty, he spent most of his childhood separated from his siblings.  Not one to forget his roots, KK maintains a practical attitude towards life, "I am a do-er, not a dreamer."

KK 溫建功 世事無絕對 (1)

溫建功在五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父母戰前在江門巿經營一家街坊小店,專賣煙酒餅乾等雜貨。解放後小店結業,生活拮据,經商量後決定先由母親到香港視察環境,如果是一條活路則全家人分批來港;父親則暫時留守原地,靠在政府機關當文員支撐一家人的生活開支。

母親到埗後幾經艱難站穩陣腳,又重操故業開了一家小士多,於是展開「分批走人計劃」,第一個帶來香港的,就是溫建功。豈料其後政策收緊,通港之門落閘,一家人從此分隔兩地。幾經申請,最後溫建功的二哥和五妹在廿多年後才獲批到港,而爸爸和兩位姐姐則一直留在大陸,始終來不了香港。可以想象,如果當初第一個被帶來香港的不是溫建功,他的人生將會完全改寫。

「是的,我離開之後發生大飢荒,全中國餓死了很多人,生活極度艱苦。加上文革期間我父親被打成資產階級,成份不好,兄姊們讀書和就業都有問題,一生的前途都被耽誤了。」

命運有時就是這樣微妙,前後腳差之毫厘,際遇會謬之千里。

但當年溫建功只有八歲,在五個小孩中非最大又非最小,何解父母會選他作先頭部隊來香港?

「可能我學習成績比較好,父母覺得我來港讀書會較易追得上吧。我追得上,就可以幫助隨後而來的兄弟姊妹。」

因為自小和家人分隔兩地,所以溫建功渴望建立一個大家庭。他很早結婚,之後生了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其中五人在此照片中。
因為自小和家人分隔兩地,所以溫建功渴望建立一個大家庭。他很早結婚,之後生了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其中五人在此照片中。
 現在六個孩子都長大了,分別在香港、中國、韓國、德國、美國和加拿大生活,各自有美好前途。照片於大女兒結婚時攝。
現在六個孩子都長大了,分別在香港、中國、韓國、德國、美國和加拿大生活,各自有美好前途。照片於大女兒結婚時攝。

我在蘭生士多的日子

因為讀書成績好而被選中帶來香港的溫建功,逃得了大飢荒,卻依然走不出一個「挨」字。

「為了接濟在家鄉的一大家子,我媽胼手胝足,每天工作十八小時。當時我們在北角開了一家叫蘭生的小士多,我們兩母子就住在店裡面,每天晚上十二時關店了,把一塊木板架在汽水冷凍櫃上就當是床。早上天一亮我就起來送牛奶,之後回到士多幫媽媽在七點前開店,開店後才能上學。下課後又要幫忙送汽水和送麻雀,執拾店舖。」

稍等稍等…送麻雀?是打麻雀的麻雀嗎?

「是的,以前很多人家裡沒有麻雀,想玩時才向士多租。我十歲八歲挽著一個鐵箱的麻雀和幾支汽水,跑幾層樓梯送貨,常常走到氣咳。」

與此同時,溫建功還要在功課上急起直追。

KK 溫建功 世事無絕對 (1) KK 溫建功 世事無絕對 (1) KK 溫建功 世事無絕對 (1)

「說來好笑,我媽帶我去考蘇浙小學,因為蘇浙招插班生只考數學而不考其他,而大陸的數學程度其實比香港高,所以我考得非常好,蘇浙甚至安排我跳讀四年級。但我媽擔心我跳級的話,將來應付不了升中試的英文考核,於是棄蘇浙這家名校不入,改讀軒尼詩官立小學,而且『燉冬菇』,由小學一年級讀起。」

明明該讀三年級的年紀,結果降到一年級,溫建功豈非走了冤枉路?

「世事無絕對,走遠路也有走遠路的好處,不但讓我打好英文基礎,也因為我年紀最長,自然而然的成為班中的領袖,對自信心和領導能力都是很好的培養。如果走捷徑跳升四年級,英文我一定跟不上,各方面都會很吃力,很可能贏頭輸尾。」

KK 溫建功 世事無絕對 (1)

十年苦讀 兩個專業執照
 
即使挨窮都不肯急功近利走捷徑的媽媽果然有智慧,溫建功不但有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還考上名校皇仁書院
 
中學畢業,溫建功得到舅父資助部份學費和生活費,可以到多倫多的 York University 升讀大學,之後又考入 University of Toronto
 
「因為自幼家貧,年紀很小時我就開始想,這輩子要幹甚麼呢?我要養家,想法比較實際,自覺不是做生意的料,反而覺得成為專業人士,有一技之長,穩打穩紮的較為適合我。」
 
如是者,溫建功在 Bachelor of Science 畢業後報讀了幾個醫療專科,第一時間取錄他的是藥劑,讀了一年又得到牙科的入學通知,溫建功乾脆兩科都讀,連同讀學士的四年,溫建功用了十年時間取得牙醫(Doctor of Dental Surgery)和藥劑師(Pharmacist)兩個專業執照。
 
在讀書期間溫建功一直做兼職賺取生活費,侍應、雜工、倉務等通通做過,甚至試過同時做三份工。獲得執照後,為了轉換較佳的環境,也因為看準溫哥華的自來水沒有加入氟(Florine),巿民患蛀牙的機會較高,溫建功便從多倫多搬來氣候怡人又商機無限的溫哥華執業,成為全科的家庭牙醫。
 
開始在溫哥華獨立執業,地點就是現在 Chinatown 的診所,後來診所的面積略有擴充,但從未遷離原址,非常長情。
 
作為牙醫的溫建功可能數十年如一日,但卸下醫生袍的他在過去二十年倒是經歷了許多變化,6 月 30 日,我們由溫建功參選國會議員和加入電台說起。
 
《Location sponsored by Country Meadows Golf Course at No. 6 Road, Richmond》